机床主轴接口类型及发展历程
作者:暂无 |
发布时间:2021-07-20 |
载入中...
机床主轴接口发展历程
机床主轴接口随机床的不断发展而发展,早在1868年为钻削开发的莫氏锥度接口。此后,于1927年推出了7/24锥柄,又叫做ISO锥度接口。20世纪60年代,为换刀增加了抓刀槽和拉钉,包括3种变型:MAS-BT (亚洲)、ISO/DIN (欧洲) 和CAT-V (美洲)。
7/24锥柄由于低夹紧力以及与主轴头没有法兰面接触,其缺点是抗弯刚性和旋转能力差。因此,在90年代出现了新的开发成果:BIG-PLUS® (由日本大昭和开发而成)、HSK (由德国DIN委员会开发而成) 和Coromant Capto® (于1990年由Sandvik开发)。
机床主轴接口的类型
下表所示为4种主要接口,反映了从传统7/24锥柄到Coromant Capto®的逐步进化。除了BIG-PLUS®之外的所有接口均已标准化为DIN、ISO或ANSI接口。
锥度类型
|
锥度角
|
法兰接触面
|
夹紧方法
|
扭矩传递
|
7/24锥柄
|
16.26°
|
否
|
拉钉
|
法兰接触面上的驱动键
|
BIG-PLUS®
|
16.26°
|
是
|
拉钉
|
法兰接触面上的驱动键
|
HSK-A
|
5.7°
|
是
|
内部涨爪夹紧
|
锥柄上的驱动键
|
Coromant Capto®
|
2.88°
|
是
|
内部涨爪夹紧
|
三棱锥
|
对于7/24锥柄,锥度角始终相同。抓刀槽和拉钉的螺纹不同。包括CAT、ISO、DIN和MAS BT。
BIG-PLUS®
BIG-PLUS®为加工中心应用而开发。锥度和抓刀槽与传统7/24锥柄相同,但是,通过严公差控制,获得法兰面接触实现了更高的抗弯刚性。标准7/24锥柄接口能够适应BIG-PLUS®主轴,但不建议将二者混合使用。包括CAT、ISO、DIN和MAS BT。
HSK
HSK(DIN 69893) 为加工中心而开发。它具有法兰接触和空心锥涨爪夹紧的特点,因此不再需要拉钉。驱动键具有多种不同的配置 (具体取决于类型),在某些情况下,高速应用可以不使用驱动键。
-
A型:通用加工,高弯曲载荷和中等扭矩,自动换刀
-
B型:车削应用,中等弯曲载荷,高扭矩,特殊应用,自动换刀
-
C型:通用加工,高弯曲载荷和中等扭矩,手动换刀 (参考A型)
-
D型:车削应用,中等弯曲载荷,高扭矩,特殊应用,手动换刀 (参考B型)
-
E型:高速应用,轻型高速主轴,低弯矩和扭矩,自动换刀,容易平衡
-
F型:中速应用,软材料加工,中等弯矩和扭矩,自动换刀,容易平衡
-
T型:驱动键/槽的配合公差更严,用于旋转和车削应用 (用于刀具定位)。不需要“连接颈”,因此改进了弯矩能力
注意!大多数配备HSK-T型主轴接口的机床仍然需要连接颈来用于自动换刀和刀库,这意味着需要使用HSK A/C/T型刀具Coromant Capto®
CAPTO
Coromant Capto®(ISO 26623)不再需要驱动键,而是通过法兰面接触,并且三棱锥驱动。坚固的接口横截面为涨爪夹紧时,可承受更高的夹紧力提供了空间。
为了满足3种目标应用范围的需求,需要进一步改进径向精度和扭矩传递:
Coromant Capto®是多任务机床的常见接口,因为它既适合固定 (车削) 应用,又适合旋转 (铣削/钻削) 应用。
尊重版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yhlbj.com